本周股指弱勢整理,周五在降息推動下先抑后揚,上證綜指收于2223.58點,漲22點。上證基金指數收于3778.74點,漲1.16%;深證基指收于4585.75點,漲0.88%。
半年過去,股市沉沉浮浮幾乎停在原點,上證指數基本還與年初在同一水平,上半年新增基金開戶數同比下降16.8%,但今年以來新成立的基金已過百只,其中72只為偏股基金,雖然上半年收益超過5%的偏股基金已達134只,但偏股基金總份額卻減少了177億份;貨幣基金雖僅新增加6只,總份額卻增長652億份。這些數字清楚地表現出投資者信心不足,面對糾結的市場,投資者紛紛選擇離場觀望,這種投資態度的低迷,單純靠新基金發行顯然是無力扭轉的。偏債基金在上半年業績排名中領先優勢明顯,隨著私募債正式被納入基金投資范疇,偏債基金能否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利用私募債進一步穩住勝局,值得我們拭目以待。
在傳統基金品種發行困難的情況下,基金公司開始追尋創新之路。“短期理財型基金”一度被熱捧,目前還有嘉實、易方達等多家公司在上報此類基金,其投資范圍與曾經的“短債基金”有些類似,模式上參考了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預期及期限結構,由于購買起點遠低于銀行理財,受到老百姓的廣泛關注。然而從實際運作的結果來看,其投資收益僅與銀行保證收益理財產品的收益水平相當,但后者有銀行信用擔保本金收益,風險程度顯然不能相比,而本周再度降息更是雪上加霜,不少投資者最終選擇了贖回。創新無疑是好的,但今后能否運作更為穩健、投資效率更高,還有待市場的進一步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