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隨著基金一季報的收官,基金“一哥”遭遇巨額贖回的話題被炒得火熱。其實,不僅僅是“一哥”,一季度內,各類型基金均取得了正收益,但基金行業總體份額卻呈現凈贖回態勢。除貨幣基金外,多數基金始終面臨著凈贖回的尷尬。
40家基金遭遇凈贖回
截至一季度末,基金總份額為億份,相比2011年底下降571億份,降幅為2.67%。而整個一季度,在可比的66家基金公司中,40家基金公司份額遭遇了凈贖回。在各類型基金中,除貨幣基金外,其余基金總份額均有所下降。其中,債券型基金降幅最大,降幅為6.39%;而貨幣基金規模的增長,主要來自大型基金公司的貢獻。
不過,也有26家基金公司獲得了凈申購。這其中,天弘、東方等幾家小型基金公司規模增長顯著,資產規模增幅均在10%以上。WIND數據顯示,天弘基金今年一季度獲凈申購9.03億份,凈申購比例高達9.13%。公司管理的資產規模也由此上升至82.60億元,增長11.66%,資產規模排名則由去年年底的49位上升至第46位。而與多數債基遭遇凈贖回不同,天弘基金資產規模增長主要來自債券基金。一季度內,天弘永利的資產規模增長超過5倍,在全部基金規模增幅中排名第一,旗下的天弘添利也實現超過10%的資產增幅。
民生證券基金研究中心總經理馬永諳(微博)指出,基金的贖回高潮一般會出現在兩個時間:一是市場下跌到底部,二是回升到前期某個階段性肩部的時候。歷史證明,這種贖回和市場未來走向無關。而未來,如果基金凈值繼續回升,基金行業的凈贖回可能還將繼續。
產品創新瞄準短期理財
從本周開始,基金行業的產品創新又有了新的突破,少數基金公司開始向短期理財產品進軍了。本周,添富理財30天產品、華安月月鑫短期理財產品雙雙通過各大銀行、券商及基金公司等渠道正式發行。與其他同類型基金相比,這類短期理財產品在開放申贖、投資標的等方面均有所不同。比如,添富理財30天產品,有明確的投資期限,將以一個完整的自然月進行循環滾動封閉,在到期日打開贖回,這是基金業首次有明確投資期限的短期投資產品。
分析人士稱,目前,低風險、高流動性和戰勝通脹是普通投資者最強烈的三個理財需求,在銀行30天短期理財產品缺乏的情況下,基金短期理財產品適時填補了市場空白。而北京晨報記者獲悉,不僅是30天短期理財產品,匯添富基金(微博)同時還獲批了60天理財產品,華安基金(微博)獲批季季贏產品,這類基金短期理財產品主要購買銀行定期存款及大額存單、短期融資券、債券回購和短期債券等利率市場化程度較高的貨幣市場工具,具有收益較穩、利滾利、風險低、天天買、低門檻以及零費用等優勢,填補了目前已有的貨幣基金與債券基金之間的市場空缺。
晨報記者王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