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完成發行的兩只短期理財債基受到市場追捧,首募總額超400億,在整體清淡的新基金發行市場表現搶眼。據悉,相關后續產品也在陸續跟進,短期理財基金市場有望進一步擴容。作為創新型理財產品,短期債基是否能超越貨基,兩者區別何在;和銀行理財產品相比,這種產品有何優勢;面對貨基、銀行理財產品的爭食,短期理財債基的擴容之路能否一帆風順,投資者又會做出何種選擇?
上周,中國證券網進行了“基金發行短期理財債基熱賣,和貨基及銀行理財產品相比,您更看好哪類產品”的網絡互動調查,結果顯示,對于此項創新型基金產品投資者給予較高關注,不過對于相關產品各自特點和區別,仍有一定比例投資者并不明確,需要相關機構投資者教育的進一步推進。
數據統計顯示,共有3421名網友投票選擇了“看好短期理財債基,收益確定”,占比32.84%,顯示其當下所具有的較高人氣;此外,有2987名網友選擇“看好貨基,流動性高”,占比28.67%;選擇“看好銀行理財產品,預期收益高”的網友人數為2056,占比19.74%。值得一提的是,還有1953名網友表示“不太清楚區別”,比例亦不小,占比18.75%。
在國金證券基金分析師張琳琳看來,短期理財債基之所以熱銷,是因為更好地滿足了市場需求:第一,“類封閉”的運作模式有利于保持規模穩定進而增強基金收益,同時還避免了運作期內的巨額贖回風險;第二,投資期限短,便于投資者靈活安排資金;第三,投資門檻較低,為普通投資者提供了較好的投資平臺;第四,投資運作透明,除公布每日基金份額每萬份凈收益、擬投資組合以及參考收益率以外,建倉完畢以后還會公布實際的投資組合運作情況。
針對三類產品的區別,招商證券基金分析師宗樂表示,銀行理財產品的投資門檻較高且投資期限大于1個月(超短期已停發),適合那些具有一定資金量、流動性需求較低的投資者。貨基的流動性最強,門檻較低,適合那些資金量小、流動性需求較強的投資者。短期理財債基的封閉周期為1個月或1個季度,流動性稍差,投資起點為1000元,與貨基相同。
晨星(中國)基金評價業務負責人王蕊也表示,相比于銀行理財產品,短期理財債基投資標的清晰,投資風險較低,預期年化收益遠高于活期存款,且投資門檻低和費率低,所以受投資者追捧。同時她也表示,由于短期理財債基每個運作期僅有一天開放贖回,因此流動性要弱于貨幣市場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