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昨日,證監會公布了最新的新基金募集申請審核進度。上周有華安、融通、華商、德邦等4家基金公司上報了5只產品,同時,華夏基金(微博)上報的上證主要消費指數、上證原材料指數、上證能源指數等5只行業ETF發起式基金以及工銀瑞信(微博)、鵬華基金公司的2只新基金獲批。
上周五,華安基金(微博)公司上報了7日鑫短期理財債券型基金,這是華安基金繼月月鑫、雙月鑫和季季鑫之后的第四只短期理財基金。基金公司熱衷申報發行短期理財基金源于這塊蛋糕實在太誘人。2011年,銀行理財總發行規模為16.99萬億元,其中6個月以下的短期產品超過了60%、1個月以下的理財產品更是高達30.3%。以此計算,2011年僅30天內的短期理財市場規模高達5000億元。而據德圣基金研究中心統計,目前短期理財有高達2.6萬億元的市場。面對高達2.6萬億元的“大蛋糕”,一直忙于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的基金公司“攻城略地”,短期理財債基自然成為今年基金公司最火熱的新品種。
各基金公司紛紛瞄準短期理財市場這塊蛋糕。9月份,正在發行的短期理財基金包括國泰6個月短期理財債券基金、大成月添利債券基金和中銀理財14天債券基金等。而從證監會的基金募集申請審核公示表來看,共有25家基金公司上報了短期理財基金,在最新的公示表中顯示的數量超過40只。2012年中期資產凈值前十名的基金公司,無一例外申報了此類基金。
目前,市場上7家基金公司已經發行了短期理財基金共12只。這12只產品貢獻了今年新基金發行規模的近“半壁江山”:根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昨日,今年以來成立的新基金共募集到3997.08億元,而12只短期理財基金共募集資金1644.32億元。
特別是今年5月和8月,新基金募集規模均超過1000億元,分別達到1292.04億元和1077.7億元,超過了2007年股市最火爆時期的基金募集盛況,是新基金募集史上僅有的兩次單月募集規模超過千億元的月份,而這和短期理財基金密不可分。5月成立的3只短期理財基金募集資金481.91億元;8月成立的4只短期理財基金募集資金716億元。
從已經運行的短期理財基金的年化收益率來看,基本維持在3%-4%之間,收益略高于一年定存,與貨幣基金相比處于中游位置。匯添富短期理財系列基金經理曾剛曾表示,短期理財基金產品差異性主要在三大方面:一是反映在產品設計上,如投資期限、運作模式的區別等;二是產品的實戰績效最終也會落到基金管理人的固定收益投資能力上;三是持續通過各種增值服務提高客戶服務體驗。
記者黃曉霞